首页 > 今日营口 > 正文

中国营口贺岁: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龙年盛世

分享到:
2024-02-08 08:00:00   来源:营口之窗   作者:金 川   点击:
  (营口之窗“今日营口”)除夕秉烛迎新岁
 
  金  川
 
  “故岁今宵尽,新年明日来”。除夕之夜,年景芳香,旧景远去,年华丽彩的魅力,“寒辞去冬雪,暖带入春风”。我心所爱,我心所向,都在“其欢新故岁,迎送一宵中“。此时此刻的我,爱在今宵,酒醉今宵,情暖今宵。因为,
“新年把烛迎,宵阑见斗横”的眷恋,早已烫热盼春人的心魂!所以,在这个今夜思千里的夜晚,谁人都会迸发热情,每一颗心,念着故乡的原风景,珍藏“共说此年丰”的风情……
 
  孟浩然诗曰:“来日岁华新。是啊!新年的来临,图腾了太多人的“何知岁除夜,得见故乡亲”的情牵。君为今夜无眠,平生能几回。相约几千年的守岁风俗,在中国老百姓熏醉之中,推崇为一道风景。为此,年复一年,守岁有着不同的别样幸福、别样心情、别样憧憬……守岁(年三十),俗称:熬年。几千年以来,人们把“守岁”,作为一种寄托。“守岁家家应未卧,相思那得梦魂来”。据考证:宗懔在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南北朝时期,则有吃年夜饭习俗。守岁的习俗,融入一种不以言表的眷恋,还有对匆匆而过的时光的敬畏!
 
  关于除夕之夜,链接太多人的心魂。除夕如一杯茶,清香入梦来;除夕也如一坛老酒,热烈得鼓舞人心。诚然,除夕是一段故事,更是一种暖暖的记忆。同时,在《吕氏春秋·季冬记》中,关于除夕的轶事,记载得非常详细:在新年那一天,古人用击鼓,来驱逐鬼魔,则是“除夕”的由来。另考证:最早提出“除夕”之说,是在西晋时代,周处撰著的《风土记》。总之,除夕之夜,煞有“昨夜斗回北,今朝岁起东”的缠绵。我心恋的新春啊!把旧时光送走那一刻,新的希望、新的气象,以成为“潮平两岸阔”的力量;新的遐想、新的生活,力量“风正一帆悬”的豪情……
 
  “爆竹惊残梦,寒镫照独眠”。新年的爆竹声,虽惊扰了睡梦,存留于心的惊喜,在除夕这一天,完全被多彩的习俗所尽染:贴春联,可以说,是家家户户,抒发美好愿望之举!然而,贴春联习俗,起源于宋朝,明代时鼎盛,直至清代时期。再有,除夕之夜,北方人吃饺子,南方人吃汤圆。南北虽有别,“一年忧喜今宵过,两鬓风霜明日新”的牵念,使红尘之中的人们。在暖暖的期盼中,度过“看人儿女大,为客岁年长”的漫长年华!
 
  “风霜催腊尽,梅柳得春先”。除夕已过,怀揣梦想的人们,早已嗅到春天的气息。千家万家的笑语声,就像流淌的江河水,为希望流淌、为幸福流淌。除夕秉烛迎新岁,爆竹声中听春来。新春已至,山河无恙。把新春的风儿,揽入怀中吧,那一定是你我“春风吹又生”的风情!
 
    (2024年营口之窗供稿)
 
 
  供稿作者:金  川
  原创发布:营口之窗官网
  更多信息,请关注营口之窗公众号:营网天下
相关热词搜索:
上一篇:2024新年献词: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力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推 荐

圆新冠后遗症患者康复梦 , 尽全力打造健康大中国
圆新冠后遗症患者康复梦 , 尽全力打造健康大中国
中国,敢平视这个世界的中国——中国营口网献词
中国,敢平视这个世界的中国——中国营口网献词

热 点

版权声明:本网登载的内容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多媒体资讯等)均由投稿人提供,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所涉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。
本网及承办单位享有独家所有使用权。 未经本网事先协议授权,禁止转载使用。 投诉或联系电话:+86-417-2828138